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图书馆改革开放40年经典作品推介 ——以德州学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6-03 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许立成(1964—),男,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娄德利(1964—),男,山东德州人,德州市德城区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改
许立成(1964—),男,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娄德利(1964—),男,山东德州人,德州市德城区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改革开放40年,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涌现了数不清的反映时代变革的精品佳作,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广大读者,以增强广大读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彰显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1年底) 1978年12月到1991年底,是改革开放的起步和艰难探索阶段,用这句诗来概括再恰当不过。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饱受“十年浩劫”的华夏大地,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经济落后、百姓困顿,中国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在这个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关乎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始了“中国奇迹”的缔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认为: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他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科斯准确地概括了由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始于1978年的这次改革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主要决策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创者。刘金田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撰有《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总设计师邓小平》等多部著述。特别是《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一书,既实事求是地描述了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又客观准确地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与发展走向。这部著作是研究邓小平生平业绩及其理论较有深度和特色的一部重要著作,开拓了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可谓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扛鼎之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刻的理论意义。[1]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1978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万众瞩目的“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被誉为文坛侠侣的陈桂棣、春桃夫妇,一向以敢于讲真话、关注弱势群体著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学使命感,促使他们对中国农民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撰写了一系列反映农村改革的报告文学,如《中国农民调查》《中国农民透视》等。值得关注的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夫妇俩对小岗村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实地采访,北上南下200多个日子,写就了著名的报告文学《小岗村的故事》,用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真实再现了当时中国农村改革艰难曲折的发展轨迹。[2] 追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一位老人我们不能忘记,他就是已故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先生。杜老是党内为数不多的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是顶层决策的重要参谋助手。改革开放初期他曾多次向中央建言,主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推动农村改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杜老还根据自己农村工作经历,撰写了多部反映农村改革的力作,如《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集》等。特别是杜老撰写的回忆录《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详细记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变革的有关情况及作者长期从事并领导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是作者的亲历、亲闻、亲见。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党的农村改革的决策过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3]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00年底)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形势风云突变。中国该怎么走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重大政治问题。在中国改革陷入瓶颈亟待破局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其巨大的政治气魄和宽阔的历史视野,发表了振聋发聩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阶段。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曾多次参加中央重要文稿起草工作的黄宏教授撰写了《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新的伟大工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新时期党的建设》等著作。由他组织编写的《硬道理——南方讲话回眸》一书,真实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东巨变的历史震颤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度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困惑。“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命运攸关而又必须作出抉择的问题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宏伟气魄,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如作者所说:“当一切论争平息之后,让我们重新感受那段历史的真实,超越了时空的距离,真理正向我们扑面而来。”[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同志,长期致力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研究,他主编的《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一书,在回顾和总结过去1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下一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今后中长期改革的方向、基本任务、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将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理清改革思路、制定相关改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5]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同志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例如《什么改变中国:中国改革的全景和路径》《通往市场之路》等。《市场的逻辑》一书收录了他的16篇重量级文章,分为解读市场经济、思考改革过程、理解金融危机、把脉未来发展4个篇章,是广大读者了解认识市场经济的一部力作。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市场就是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他新颖而有见地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及其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6] 三、人间正道是沧桑(2001年至党的十八大) 20世纪末,中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现代化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课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相继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党在新世纪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著名专家范希春博士主编的《中国高层决策六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创新》详细回顾了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层,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创新,提出了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宏伟蓝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逐步实现以内涵或集约型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唱响新世纪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十六大之后确立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指引作用。[7] 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杰出领导人成思危先生撰写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是一部研究和思考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典著作。作者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包括:科学发展观与又好又快发展、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中国风险投资十年等。作者力求从实际出发,着力探索解决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问题。[8] 被国家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的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迟福林研究员撰写了多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著作,例如《跑赢危机:面向2020的中国改革》《中国经济转轨的迫切任务》《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等。其中,由他主编的《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一书,真实记录了在我国延续2600年之久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2005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6号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从此被历史尘封。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惊人之举”。摘掉税负重压后的中国亿万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中国农业也因此呈现出勃勃生机。[9] 四、风物长宜放眼量(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为了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包括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电等。这部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10] 中国“稳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针对十八大之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撰写了《十八大后经济改革与转型》一书。在书中张卓元力主中央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与推动,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而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垄断行业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同时,他认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重要保证。[11] 十八大以后,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想解决日益显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此,包括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成思危等在内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聚焦新一轮改革的路径与战略,从各自专业角度,深入解读中国改革,集众家智慧于一体的力作《读懂中国改革》系列丛书应运而生。本丛书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该力作不失为一部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把握未来改革方向的引路之作。[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隆国强研究员主编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40年》一书,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和成就做了全面总结。[13] 作为大学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应当对图书馆的发展拥有坚定的信念。尽管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兴起,图书馆面临着读者被争夺和被严重分流的威胁,但只要我们图书馆人“咬定青山”,“立根破岩”,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发展,助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为图书馆打拼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1]刘金田.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桂棣,春桃.小岗村的故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3]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黄宏.硬道理——南方讲话回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5]王梦奎.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范希春.中国高层决策六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创新(第四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 [8]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广州: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张卓元.十八大经济改革与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2]厉以宁,林毅夫,吴敬琏等.《读懂中国改革》系列丛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13]隆国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40年[M].广州: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 许立成(1964—),男,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娄德利(1964—),男,山东德州人,德州市德城区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改革开放40年,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涌现了数不清的反映时代变革的精品佳作,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广大读者,以增强广大读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彰显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一、雄关漫道真如铁(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1年底)1978年12月到1991年底,是改革开放的起步和艰难探索阶段,用这句诗来概括再恰当不过。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饱受“十年浩劫”的华夏大地,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经济落后、百姓困顿,中国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在这个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关乎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始了“中国奇迹”的缔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认为: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他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科斯准确地概括了由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始于1978年的这次改革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邓小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主要决策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创者。刘金田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撰有《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总设计师邓小平》等多部著述。特别是《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一书,既实事求是地描述了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又客观准确地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与发展走向。这部著作是研究邓小平生平业绩及其理论较有深度和特色的一部重要著作,开拓了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可谓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扛鼎之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刻的理论意义。[1]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1978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万众瞩目的“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被誉为文坛侠侣的陈桂棣、春桃夫妇,一向以敢于讲真话、关注弱势群体著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学使命感,促使他们对中国农民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撰写了一系列反映农村改革的报告文学,如《中国农民调查》《中国农民透视》等。值得关注的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夫妇俩对小岗村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实地采访,北上南下200多个日子,写就了著名的报告文学《小岗村的故事》,用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真实再现了当时中国农村改革艰难曲折的发展轨迹。[2]追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一位老人我们不能忘记,他就是已故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先生。杜老是党内为数不多的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是顶层决策的重要参谋助手。改革开放初期他曾多次向中央建言,主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推动农村改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杜老还根据自己农村工作经历,撰写了多部反映农村改革的力作,如《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集》等。特别是杜老撰写的回忆录《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详细记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变革的有关情况及作者长期从事并领导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是作者的亲历、亲闻、亲见。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党的农村改革的决策过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3]二、忽如一夜春风来(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00年底)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形势风云突变。中国该怎么走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重大政治问题。在中国改革陷入瓶颈亟待破局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其巨大的政治气魄和宽阔的历史视野,发表了振聋发聩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阶段。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曾多次参加中央重要文稿起草工作的黄宏教授撰写了《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新的伟大工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新时期党的建设》等著作。由他组织编写的《硬道理——南方讲话回眸》一书,真实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东巨变的历史震颤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度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困惑。“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命运攸关而又必须作出抉择的问题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宏伟气魄,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如作者所说:“当一切论争平息之后,让我们重新感受那段历史的真实,超越了时空的距离,真理正向我们扑面而来。”[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同志,长期致力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研究,他主编的《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一书,在回顾和总结过去1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下一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今后中长期改革的方向、基本任务、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将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理清改革思路、制定相关改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5]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同志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例如《什么改变中国:中国改革的全景和路径》《通往市场之路》等。《市场的逻辑》一书收录了他的16篇重量级文章,分为解读市场经济、思考改革过程、理解金融危机、把脉未来发展4个篇章,是广大读者了解认识市场经济的一部力作。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市场就是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他新颖而有见地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及其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6]三、人间正道是沧桑(2001年至党的十八大)20世纪末,中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现代化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课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相继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党在新世纪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著名专家范希春博士主编的《中国高层决策六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创新》详细回顾了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层,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创新,提出了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宏伟蓝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逐步实现以内涵或集约型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唱响新世纪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十六大之后确立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指引作用。[7]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杰出领导人成思危先生撰写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是一部研究和思考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典著作。作者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包括:科学发展观与又好又快发展、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中国风险投资十年等。作者力求从实际出发,着力探索解决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问题。[8]被国家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的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迟福林研究员撰写了多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著作,例如《跑赢危机:面向2020的中国改革》《中国经济转轨的迫切任务》《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等。其中,由他主编的《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一书,真实记录了在我国延续2600年之久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2005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6号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从此被历史尘封。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惊人之举”。摘掉税负重压后的中国亿万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中国农业也因此呈现出勃勃生机。[9]四、风物长宜放眼量(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了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包括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电等。这部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10]中国“稳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针对十八大之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撰写了《十八大后经济改革与转型》一书。在书中张卓元力主中央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与推动,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而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垄断行业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同时,他认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重要保证。[11]十八大以后,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想解决日益显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此,包括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成思危等在内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聚焦新一轮改革的路径与战略,从各自专业角度,深入解读中国改革,集众家智慧于一体的力作《读懂中国改革》系列丛书应运而生。本丛书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该力作不失为一部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把握未来改革方向的引路之作。[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隆国强研究员主编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40年》一书,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和成就做了全面总结。[13]作为大学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应当对图书馆的发展拥有坚定的信念。尽管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兴起,图书馆面临着读者被争夺和被严重分流的威胁,但只要我们图书馆人“咬定青山”,“立根破岩”,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发展,助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为图书馆打拼出一个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1]刘金田.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2]陈桂棣,春桃.小岗村的故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黄宏.硬道理——南方讲话回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王梦奎.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6]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范希春.中国高层决策六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创新(第四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8]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广州: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张卓元.十八大经济改革与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厉以宁,林毅夫,吴敬琏等.《读懂中国改革》系列丛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3]隆国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40年[M].广州: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

文章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dzxyxb.cn/qikandaodu/2020/0603/331.html



上一篇:李氏陶埙在德州学院的传承教学研究
下一篇:现代阅读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德州学院现代

德州学院学报投稿 | 德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德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德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德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德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