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开发利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大运河保护开发利用进入后申遗时代。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实施,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布局、目标任务和具
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大运河保护开发利用进入后申遗时代。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实施,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布局、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德州作为运河申遗的协同城市,被划入规划核心区。为了抓住这一重要契机,做好保护开发的文章,让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永续发展和传承,本文从德州段大运河的历史渊源;大运河的德州文化符号;德州段大运河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段推进运河保护开发利用,凝塑历史文化符号等四个方面对后申遗时代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究。
一、德州段大运河的历史渊源
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自春秋时期起开凿并多次进行扩建与修缮,隋朝大幅开挖并贯通南北,元朝去弯取直而连接北京,距今已有2500多年,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是流动的历史文化遗产。
德州是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德州段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元朝成为贯通南北的漕运要道,明朝和清朝初期漕运能力达到鼎盛。目前,德州段大运河长约141公里,自四女寺水利枢纽分为南运河和卫运河两条主河道,其中,至德城区第三店村为南运河,长约45公里,至夏津白庄村是卫运河,长约96公里。
从历史上看,大运河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运河奠定了古德州的地位,支撑起古德州的发展,也决定了古德州的城市格局,并推动德州由运设卫、由卫转城,逐步发展繁荣。古时的德州是黄河以北地区的咽喉之地,由于这种特殊的战略位置,所以德州历代都是重要的仓囤、码头和驻防基地。大运河漕运的发展,促进了德州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升,进而影响了城市的进步与变迁。运河开通以后,德州一直是重要的漕运码头。明朝初期,设立德州卫;洪武年间,德州成为沿岸主要的漕粮仓库,带动商业快速发展。据史料记载,那时的德州“四方百货,倍于往时”。商业的繁荣,促使明朝统治者对德州进行了重新定位。永乐九年(1411年),实行州卫同城,同时召集“四方商旅”进城,由此开始从漕粮码头和军事基地向商业城市过渡,并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重镇。此外,南北文化碰撞交融,也促进了德州运河文化的形成和繁荣,涌现出卢世傕、程先贞、宋弼、李源、卢见曾、田雯等一大批名人志士。康乾二帝数次南巡都在德州停留,王世贞、董其昌、钱谦益、顾炎武、郑板桥、纪晓岚等著名历史人物也多次到德州交流,留下许多关于德州的诗作,使德州成为“人文飙起”的文化高地。
清朝中后期,随着海运和铁路的发展,加上运河的淤塞,河运逐渐衰落。至1902年,德州段运河全线停航。
二、大运河的德州文化符号
古德州城因大运河而繁荣,有了大运河才有了德州城的诞生和发展。在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下,大运河在便利交通、繁荣商业的同时,也孕育了德州特有的民情风俗,已成为德州极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其中,有三大文化符号极具特色。
(一)“仓”符号
历史上的德州作为重要的运河码头和仓囤重地,曾出现过许多仓库,如本州仓、老虎仓、将陵仓、陵州仓、德州新仓、德州卫新仓和儒学仓等,“仓”也就成为德州街巷地名的特有元素。据《德县志》记载,金政权在德州城北,即今天的北厂村,设“将陵仓”(又称“北仓”),用于储存鲁豫两省漕粮。因古时把栈房也称为“厂”,此地取名“北厂”。元代,改“将陵仓”为“陵州仓”。明朝,改“陵州仓”为“广积仓”,也称“水次仓”,之后又将其迁至城内,分为“常丰仓”和“预备仓”,德州仓楼街、常丰胡同、预备仓街由此得名。据《漕运通志》记载:“至明朝中期,德州水次仓有东仓廒29座,263间;西仓廒12座,117间。”清朝雍正时期,又新建仓廒120间,称为“德州新仓”。乾隆年间,并入“临清仓”,合称“德临仓”。这些粮仓经历代修缮、改造、使用,直至漕运停止后逐渐废弃。
明清时期,南方九省漕粮都要经过德州运到北京,因而德州也被称为“九达天衢”。“九达天衢”的牌坊是古时德州的地标性建筑,曾坐落在运河的岸边。除了这些官办的漕仓以外,德州还有许多民间兴办的义仓,主要是储存粮食应对荒年。
(二)“营”符号
为保卫粮仓安全和漕运畅通,明初在德州设卫筑城。今天“窑上”和“伙房”两个村子,就是当时筑城开窑烧砖的旧址。
文章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dzxyxb.cn/qikandaodu/2020/081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