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减河湿地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探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德州市减河是中国海河流域的分洪道,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开辟或完全人工开挖的河道,其目的在于分泄江河的洪水,减缓水势,以防止洪水灾害。 德
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德州市减河是中国海河流域的分洪道,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开辟或完全人工开挖的河道,其目的在于分泄江河的洪水,减缓水势,以防止洪水灾害。
德州市减河是当地的三大水系之一,减河湿地项目是国家海委首次批准的海河流域生态湿地示范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为1.6亿元,全长4.5公里,建设面积达2 400亩,项目分为污水处理、水体景观、湿地景观、观光采摘四大部分。减河湿地水利风景区在保证减河基本的排涝防洪功能的同时,凭借其丰富的景观成为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做到了将河流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结合。
二、建设发展情况
(一)改良建设
清淤泥、整河道,拓宽水面,营造湿地,对景区原本的盐碱土进行改良和换土。引进芦苇、荷花等挺水植物,水生植物高低错落,除修复生态外还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整合树木,共计种植各类苗木110多万株,其中乔木1.5万株,灌木40万株,地被植物21万株,水生植物45万株,绿化工程投资120万元。
(二)西岸湿地景区建设
减河的西岸是湿地区,分为功能型湿地区和景观型湿地区。功能型湿地区用于展示湿地的“生态环境优化器”功能,展示其利用人工湿地修复技术将污水变成清水的过程。湿地型景观区以湿地为主,景观为配套,包括池塘湿地、组合型湿地、潜流型湿地和景观湿地,不同湿地各有特色,再配以景观建设则更具魅力。在景观建设中极具特色的“一帆风顺”观光塔,是为庆祝中国建国六十周年设计打造的观摩塔。
(三)东岸观光采摘建设
东岸结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建设观光采摘区,“一年四季常青,三季开花结果”的自然景观实现了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采摘区为分景区注入乡土特色,与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为风景区的经济效益做出了极大贡献。
(四)配套服务建设
为提高景区的配套服务,景区内除安装长椅、垃圾箱、指示牌、公厕等基础配套设施外,还有为保证河道干净的保洁船只,对失足落水的游客进行及时救援的救援快艇,为方便游客观光的免费观光车,为了提高游客游玩体验的饮水机和在景区各处设置志愿者服务站。
三、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意识欠缺
虽然减河湿地水利风景区以湿地风光为特色,但单一的项目使得风景区还处于浅显的旅游观光层面,缺少主导旅游产品。同时风景区为使自己的文化底蕴显得深厚,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但并没能做到有机结合,显得较为生硬。这很难长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不能在众多水利风景区中别具一格。
(二)人才培养有待提升
减河湿地水利风景区在正式完工进入经管后,由于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人才,管理较为粗糙。同时服务站志愿者、工程管理人员和景区经管人员的分工不明,责任混淆,尤其是工程管理人员和景区经管人员的工作常常混为一谈。
(三)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对风景区进行管理,景区中存在不文明现象,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插队加塞、破坏植被、攀爬雕塑等。
(四)资金欠缺
由于景区不设门票,少有经济收益。同时政府囿于财力所限,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投融资渠道也不通畅,没有把有关政策用足、用活并落到实处。资金来源单一且数目不够,这限制着景区的发展。
(五)景区规划有待提高
虽然景区东西两岸各具特色,但西岸游客数量明显高于东岸,由于在景区内没有连通东西两岸的桥或渡船,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大多数游客只会选择一岸进行游览,造成两岸游客数目不均。
四、发展对策
(一)树立品牌意识
打牢基础,软件和硬件条件都要达标。品牌定位应该接地气,切忌脱离实际和盲目跟风,任何具体问题都要具体分析,不能因为某一模式的成功而全部效仿,生搬硬套只会导致“水土不服”的结果。将历史文化融入景区品牌创建中,恪守“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突出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景观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营销手段,通过广告、宣传片和推介会进行推广宣传,扩大知名度。
(二)加强人才建设
文章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dzxyxb.cn/qikandaodu/2020/1020/425.html
上一篇:德州董子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运河文化保护与旅游资源开